“小家電市場比較分散,缺乏強勢的品牌來引領。但是小家電行業洗牌的日子會越來越近,因為當前市場不如前幾年那么好,小家電企業生存困難,那些沒有競爭力、經常造假的小家電企業在未來幾年有可能會退出市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法治周末》記者 管依萌
“瘋狂小楊哥直播帶貨的破壁機屬于組合型器具且電動機輸入功率小于50%,其輸入功率偏差受組合型器具的輸入功率偏差允許范圍約束。比對其發出的由合肥質檢院出具的《檢測報告》和金正官微發出的《聲明》附的華測《檢測報告》,均可證明送檢產品也不合格。”11月26日,職業打假人王海發微博稱。
已持續了半個月的王海和網紅主播“瘋狂小楊哥”(以下簡稱小楊哥)的對壘仍在發酵。
此前,王海質疑小楊哥直播間銷售的一款破壁機和贈品絞肉機均存在虛標功率、虛假宣傳等問題,隨后幾大機構出具了檢測報告為產品質量背書,而王海質疑這些檢測報告,稱“并不可信”。
雖然王海和小楊哥的對峙還沒有出結果,但對家電行業來說,對家電產品能效、功率虛標的質疑由來已久。
“瘋狂小楊哥”被打假
11月12日,王海在微博稱,小楊哥銷售的金正破壁機和絞肉機虛標功率。“三只羊直播間賣的絞肉機功率300W,實際功率為120W,破壁機功率300W,實際功率為105W。”王海建議購買過的消費者要求退一賠三。當天,相關產品下架。
11月15日,涉事品牌方金正電器發表聲明稱,其產品符合國家標準,并附上檢測報告。同時稱電機功率與產品整機的額定功率是不同概念。小楊哥也在微博轉發該聲明文件,并在直播間中暗指王海是蹭流量,自己不準備給予過多回應。然而,王海并不認可上述檢測結果,并表示《聲明》附帶的《檢測報告》附表恰好證明其以次充好。
金正生活電器全稱為中山市金正生活電器有限公司,第三方企業信息查詢平臺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29日,經營范圍為家用電器研發、家用電器制造、家用電器銷售、家用電器零配件銷售等。
11月17日,合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合肥質檢院)發布的檢驗報告顯示,委托方送檢的金正破壁機樣品合格。小楊哥再次轉發此報告。王海則對送檢樣品本身產生了質疑。11月21日,王海發文稱,小楊哥送檢的300W電機規格破壁機也不合格,檢測報告是假的。他已經舉報合肥質檢院。
合肥質檢院稱,對出具的檢測報告負責。另一檢測機構威凱也稱,認證證書真實有效。
王海方面則表示,樣品不具備說服性,團隊會收集消費者的產品再集中送檢。王海還在微博發文稱,檢測機構出假報告很普遍,他轉發深圳市場監管局此前的相關調查:在全市抽查57家電子電器檢驗檢測機構,40家存在違法違規行為。
至此,本次事件還未畫上句號,涉事多方的“爭論”仍在繼續。
曾有直播電商從業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大部分網紅主播的直播帶貨合作中,因基于檢測成本考慮,對于品牌方產品的檢測一般不會細化到功率那個層面。
專家稱小家電是虛標重災區
在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中搜索關鍵詞“虛標功率”,共有141條結果,投訴案例所涉及的品類也五花八門,小到絞肉機、魚缸,大到空調、洗車機。
據媒體報道,把功率“往高報”只是虛標功率的其中一種情況,為了讓產品能耗看起來更加“綠色”,部分產品也會把功率“往小報”,比如,有媒體報道,奧克斯空調就曾因虛標功率最終被罰款10萬元。
“關于功率的問題,確實存在一些灰色地帶。”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指出,家電行業存在的不僅是能效虛標,還有很多其他虛標。“比如,冰箱標注的容積是500升,但實際容積只有480升;電視標的尺寸是65英寸,但可能60英寸都不到。”
劉步塵透露,2010年左右,家電虛標最嚴重。“起因在于當年家電實行新的能效標準。比如,一臺空調的能效,原來標的是一級能效,實行新的標準之后,原來的一級能效變成了三級能效,而讓企業在一夜之間大幅度提升技術并沒那么容易,所以很多企業就出現了虛標問題。”
同時,他也表示,近幾年大家電虛標的情況少了很多,整體行業相對規范了一些,但小家電仍是重災區。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量以10.8萬件位居投訴量榜首。其中因為小家電產品舉證難、鑒定難、維權成本高等原因,使得電風扇、吸塵器、電暖器、加濕器等小家電的投訴問題尤為突出。
有業內人士表示,小家電虛標功率在行業內比較常見,虛標功率相當于夸大實際功率。而消費者也很難發現功率虛標問題,因為測功率需要專業儀器設備。
劉步塵進一步分析稱,小家電在中國的市場的情況和大家電不太一樣,“因為大家電的市場格局相對穩定,比如,說到空調、電視時,大家都能想到幾個名氣比較大的品牌,但說到小家電時,卻說不清楚哪一個品牌比較厲害。中國有30多萬小家電企業,并且大多是非知名品牌,在三四級市場和邊緣市場生存,這些小家電企業競爭力不足”。
這類小家電企業是如何生存的?
劉步塵解釋到,第一,在低端市場、農村市場、邊緣市場尋找生存的機會;第二,就是給別人代工。
“小家電企業普遍比較焦慮,一個企業在焦慮的狀態下,就很容易出現非理性的做法,比如,虛標、以次充好等。”劉步塵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小家電行業不是非常規范,小家電企業太多,在監控監管方面,總會有漏網之魚。”
小家電行業將面臨洗牌
2021年年初,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全國人大代表董明珠于前一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的“加大家用電器市場監管力度”的相關建議作出答復:將加強家用電器產品監管力度,加強家電市場專項治理,做好家用電器強制性產品認證監管,對于不符合認證要求的產品堅決不予發證,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董明珠在其提交的建議中提到,由于對家電產品能效標準的鑒定涉及非常專業的領域且成本較高,一般消費者只能從產品外表粘附的能效標簽和合格證對產品的性能以及合格性進行判定。在市場監管缺位的情況下,一旦產品能效標識或合格證存在虛標,就無法識別市場上流通的電器產品是否存在質量問題。這些現狀放任了不法家電企業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的行為。這些企業在攫取巨額利潤的同時,也侵犯了消費者利益和誠信企業的合法權益,踐踏了國家關于家電產品的質量標準,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家電虛標的本質是通過虛假的標注信息來欺騙和誤導消費者,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如果廠家是故意的,通過虛假的信息來欺騙和誤導消費者,這種行為很有可能會構成欺詐,一旦構成欺詐,消費者可以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要求三倍的賠償,賠償金額不足500元,按500元計算。”
陳音江建議,如果是不需要通過檢測就能直觀發現的明顯虛標問題,消費者可以保存好相關證據,直接與商家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成,消費者可以向消協或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請求調解。如果還解決不了,還可以通過申請仲裁或到法院起訴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但有些不是很直觀的能夠通過收集到的證據來證明是虛標家電的,或者是要通過專業的檢測機構才能判定是不是虛標和存在產品質量問題的,消費者可以和商家共同去委托一個有資質的檢測機構來鑒定,如果商家不配合,消費者可以向消協、監管部門投訴,請求監管部門、消協委托檢測。”陳音江補充道。
在劉步塵看來,小家電行業虛標問題可能很難根治。
“小家電市場比較分散,缺乏強勢的品牌來引領。但是小家電行業洗牌的日子會越來越近,因為當前市場不如前幾年那么好,小家電企業生存困難,那些沒有競爭力、經常造假的小家電企業在未來幾年有可能會退出市場。”劉步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