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又有新工廠將加入全球燈塔網絡。
10月11日,世界經濟論壇宣布全球范圍內再添11家新工廠加入“全球燈塔網絡”,其中有5家工廠來自中國,分別是寧德時代(300750.SZ)宜賓工廠、海爾青島工廠、美的順德工廠、三一重工(600031.SH)長沙工廠和西部數據上海工廠。
據了解,有智能制造“奧斯卡”之稱的“燈塔工廠”,是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咨詢公司共同遴選的數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代表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從2019年公布全球第一批燈塔工廠至今,全球已有114家“燈塔工廠”,而我國燈塔工廠已攀升至42家,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燈塔工廠”的國家。聚焦到家電品類,截至目前,海爾、美的各入選了5座燈塔工廠。
通過梳理海爾、美的燈塔工廠的發展不難發現,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的集成與綜合運用是燈塔工廠的最大特點。
以此次入選的青島海爾冰箱互聯工廠為例,其借助大數據、數字孿生和先進視覺檢測技術,加快研發、升級制造流程和物流調度模式,實現了高柔性生產、高效協同制造、高精度品控。訂單響應周期縮短了35%,生產效率提高了35%,質量性能提高了36%。目前,該工廠共有149項引領技術、獲得18項制造專利,已成為在數字經濟浪潮中實現體系化創新和突破的典型。
而美的廚熱順德工廠是全球第一大洗碗機生產基地,該工廠年產量達600萬臺,產品銷往全球145個國家和地區。為了滿足在更短交貨期內交付高質量產品的需求,在“端到端”價值鏈中應用了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和其他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使單位生產成本降低24%、交付時間縮短41%、研發時間縮短30%、缺陷率降低51%。
事實上,目前,我國制造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作為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產業環境和工業場景的完整性和獨特性無可比擬。據工信部有關平臺數據監測結果顯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我國制造業企業實現平臺化設計、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的比例分別達到9.5%、6.6%、39.5%和10.8%。
作為我國制造業的重要一份子,家電行業智能制造發展水平影響著全局,承擔著中國制造向科技創新和智能制造體系轉變的先鋒角色。作為中國智能制造的先行者,海爾、美的在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領域的探索與實踐,為解決全球產業變革中的現實問題提供了可靠經驗和創新方法。
關鍵詞: 燈塔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