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據報道,日本三菱公司(Mitsubishi Corp.)正考慮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氨氣生產設施之一,該設施可能在未來10年內投入使用,供應清潔燃料。
報道稱,三菱公司計劃于周三在日本與得克薩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港務局簽署相關諒解備忘錄。科珀斯克里斯蒂港是美國最大的能源出口碼頭,三菱將從該港口向日本和亞洲其他地區(qū)的客戶運送氨。
據了解,上述生產設施是通過從天然氣中分離氫氣和二氧化碳,然后與氮氣反應,進而生產氨的。此外,該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將被捕獲和儲存,這意味著該項目將產生“藍色氨”,減少對氣候的影響。
氨,除了作為肥料外,具有燃燒過程中不會排放二氧化碳的特點,因此作為一種可以通過替代發(fā)電燃料而越來越備受關注。一般而言,利用光伏發(fā)電等電力來生產、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氨氣稱為“綠氨”,如果對生產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實施回收與封存,則稱為“藍氨”。
另一方面,近幾年來,隨著全球脫碳浪潮的不斷加速,清潔燃料不斷吸引著社會各界的目光。氫能因其環(huán)境友好性被譽為“終極能源”,被視為解決能源資源問題和環(huán)境危機的途徑之一。然而,由于成本及安全性等問題,氫能的運輸一直是一個難題。
因此,人們又把目光轉向了氨。氨比氫更容易液化,也更容易儲存和運輸。制造商們通過一些技術可以將氨轉化為氫氣,用于汽車燃料電池等應用中。
據悉,三菱將在未來幾年進行可行性調查,然后制定商業(yè)計劃并最終確定投資金額。該公司目前設想在2030年開始生產,并逐步將產量提高到每年1000萬噸。根據日本政府的數據,到2030年,對氨的需求將增長到300萬噸,因此該工廠的產量可能會增加兩倍。
此外,三菱還在考慮與殼牌在加拿大合作一個氨生產項目。日本另一家貿易公司三井物產株式會社(Mitsui & Co.)也計劃在澳大利亞建造一座藍氨工廠,每年向日本出口100萬噸氨。
關鍵詞: 清潔能源